迷你版小说完本

首页 >长篇小说 / 正文

【《逍遥小散仙》分析系列——畅想逍遥(五):大劫与魔头】 - 长篇色情小说

[db:作者] 2025-11-24 12:56 长篇小说 6480 ℃

作者:寒冬夜行人

2020上半年发表于:阿米巴星球

2025/11/01发表于: 第一会所,禁忌书屋

是否首发:算是吧,阿米巴星球已经不在了

字数:2,926 字

  之前篇章谈了这么多人类、不周山、先天太玄的事情,都是在挖掘过去。这一篇谈谈未来,设想一下即将到来的天地大劫,与最终的Boss。

  首先先明确一个事实,之前天地大劫圣鳌的鸣叫短则一日,长则近年,都是确定的。而将要来到的天地大劫,圣鳌至今已鸣三载,并非三年是大劫的极限,反而圣鳌仍在持续悲鸣,似是预示此劫之大实是难以估量。再加上贯穿劫兆一卷雷域异动的种种异象,一个合理的推测便是,此劫与先天地混沌大劫有同等危险,或可同样由雷域带来天地的完全毁灭。不过大劫如何表现不是本文重点,只要能确认此劫甚大就够了。本文下面着重分析与猜测一下最终的Boss。

  关于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大魔头,《逍遥》中只有凌霄士、释迦牟尼及逍遥郎君处寥寥数语,均重要万分。这里先尽可能多地摘录原文:

  (卷19)“可是。”凌霄士道,“惟一能够引发雷域异变的那个魔头,已经不存在了。而他的后人亦在西方伏法,万世不见天日。”

  (卷19)“不会。”凌霄士笃定道,“据我亿万年来的观察,如今诸界之中,无论妖仙神魔,再无一个可以与那魔头比肩的。”

  (卷19)忽见迦叶尊者上前,两掌合十,报曰:“禀佛祖,八德池西因果洞门上的一百零八道符咒,昨夜又莫明松脱了三道,焦毁了三道,弟子与众护法金刚严加防范,仔细巡察,却依然不知是何原故。”

  佛祖沉吟良久,只道:“亿万年来,那魔头始终不甘伏法,于大法中不死不灭,只是在等待着重见天日。”

  接又对座下等众叹道:“近时雷域躁动,异象频现,无量劫或于眉睫,诸位须得用心功课,留心因果,修补功德,以化解天地灾愆。”

  遂赐六道新符,命与迦叶尊者前往因果洞,补封门上;又命阿傩尊者提八部天龙中大威能者到洞前,轮值看守。

  佛祖嘱道:“尔等好生镇守,莫可懈怠,倘若给那魔头逸出,天地又要大乱。”  (卷21)“那魔头乃魔祖太至之父,邪皇渊乙之师,名号甚多,其中传得最广的,便是——太兆,他虽依凭撼天动地的无上邪法借取了雷域之力,但终究敌不过先天地中联合起来的一众大智大能,于混沌前覆灭了。”逍遥郎君道。  首先,西方所说的魔头到底是谁。如果按照逍遥郎君所说,太兆乃太至之父,再按照凌霄士所云,魔头后人在西方伏法。那么这个魔头当为太至无疑。但这样的问题是,时间线完全对不上。如果回顾本系列第二篇文章(大事记与时间线),可知“十日并出”与“四魔齐出”均发生在刑天之乱后面。刑天之乱距今数千年,那么参与“十日并出”与“四魔齐出”的魔祖太至,至多只在西方伏法数千年。又怎会亿万年来在大法中不死不灭?此处存疑。

  那有没有可能西方所说魔头是并未毁灭的太兆?那亿万年的时间线就对的上了,但多了凌霄士言语中的坑。第一,为何太兆并未毁灭的事实大神通如凌霄士都不知道。第二,凌霄士确凿之词,后人在西方伏法。那么太至自也在西方伏法,需要未来故事线阐述说明。至于太兆是否只有太至一个后人呢,答案是肯定的。因为凌霄士在说出此话是,是为了否定当今还有可以扰动雷域的魔头存在,甚至魔头的后人也没有机会。那如果太兆还有太至以外的后人,凌霄士当不会是这样的说法。

  还有一点,凌霄士和佛祖的话,又对魔头身份产生了相反的作用。凌霄士言之凿凿,观察了亿万年,无人可与之比肩。那么如果雷域被扰动,自是同一个魔头太兆仍在世间。可佛祖说话的方式似在暗示,魔头与雷域扰动没有关系。如魔头是太兆,佛祖在开始提到雷域异变躁动之时应想到此中关联,说话方式当诸如“雷域异象,魔头(太兆)又等候重见天日,须严加看守”,而非先说些佛教套话,最后来了句不痛不痒的“倘若魔头逸出,天地又要大乱”。

  所以《逍遥》原文虽然关于魔头只有寥寥数语,但其中的信息错综复杂程度实在有些难以做出猜测。楼主决定这里不作猜测结论了,仅留下多种可能性供读者参考:

  魔头另有人在,既非太兆也非太至,但这将创造太多后文需要填充的坑,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。

  魔头是太至,迷大笔误,不应为亿万年。而太至虽伏法,却在逐渐领悟借用雷域之力的法门。

  魔头是太兆,但这是个秘密。神通如凌霄士都不知道太兆还活着。佛祖语焉不详或因太兆已不是从前的太兆,不相信它还能搅动雷域。

  魔头是太兆,但这是个秘密。神通如凌霄士都不知道太兆还活着。而且这是一个只有佛祖知道的大秘密。所以只吩咐手下看守,却不道详情。

  太兆和太至是一个人。反派里的镜面玄狐,天下只有一个。

  总之这个大Boss后文通称雷域魔头。至于是太至还是太兆不影响后文论述。下面主要设想一下大劫如何到来、魔头如何出世。本篇也将进入脑洞区域。  太兆被设定为太至之父可说是完善太至故事线,但被设定为渊乙之师却大有文章可做。加上整个故事由渊乙阴谋而起,有理由相信渊乙才是揭启天地大劫的线索人物。《逍遥》楔子中信息十足,现在书至21卷再回看,很多理解与初看时大有不同。

  (楔子)“吾等皆非弱者,却只能偏据一方,不如……你我联手,平分天地如何?”邪皇轻描淡写道,彷佛在说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。

  按照初读此句的语境,渊乙提议平分的“天地”,也无非是控制了地界人君少轩辕,便控制的世界。但后来发现,《逍遥》世界之广大,诸界之纷繁复杂,怎是一个地界人君可以控制的?另外:

  (卷17)“终于,我们还是联手了。”

  为何渊乙认为自己已和玄狐联手了?渊乙能通过一个失去能力和记忆的小玄得到什么?同为地界人君,少轩辕修习了灭天鉴,得到了渊乙诸多宝物甚至一枚混沌印,而现在的小玄呢,难道看中的是玄狐强大的血脉?渊乙虽附体于小玄,可根据小玄吞食龙犀内丹时的表现:

  (卷19)小玄张开了嘴,倏感胸前一震,体内赫生出一道陌生真气,化做吸力透出,刹那间奇变遽生,面前那团巨大的金光物事竟然变了形状,似浆液般给他汲入口中,经喉管滚滚落腹,登时五内俱焚,仿佛坠入了那无边无际的八热地狱。

  渊乙可以催生陌生真气帮助小玄吸取内丹,但前面渊乙与小玄磨了这么多嘴皮子,还要催促其自己张口,可见渊乙的附体并没有完全控制小玄行为的能力。那么即使最终玄狐强大起来,渊乙有何信心无法完全控制的玄狐将会和它联手呢?所以,楼主有理由相信,渊乙的最终目的不是所谓联手,甚至平分天地。作为前文所述,太兆-太至-渊乙一脉的线索人物,渊乙的最终目的还是帮助雷域魔头出世。

  前文所引关于西方的段落,雷域魔头令一百零八道符咒脱了三道、毁了三道,并引出了佛祖的话语与行动。这一段文本很短,不足以独立构成章节。所以《逍遥》中是以插叙的方法叙述的。而插叙这一段之前,正是小玄吞食龙犀内丹的情节,之后也回到了小玄从龙犀腹中脱身。从写作的角度,迷大这里是否有情节关联的暗示?楼主做出大胆设想,太兆-太至-渊乙一脉是否有借附体而传输甚至共享力量的邪法。所以渊乙见到吞食内丹的机会,十分兴奋地催小玄去做。而小玄吞食后功力暴涨,雷域魔头也借渊乙邪法获得成长,破掉了六道禁锢符咒。那么回到最初,渊乙的计划本就是控制地界人君,以地界王朝的资源向雷域魔头输送力量。无奈先有玄狐所阻、后有武蹁跹所乘,一直没能实施。而现在附体于玄狐,雷域魔头将与玄狐同步成长,最终玄狐功成之时,雷域魔头也将出世,天地大劫一触即发。

  这也应和了天庭一脉统治者的自作聪明,自以为是地借渊乙杀劫破局,不料渊乙本身即是大劫的开启者。

  本文前一半尚有实证分析,后面脑洞预测较多。大家当个乐子看就好。下一篇将分析十七年的事情。

小说相关章节:逍遥小散仙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